台湾a片

当前位置: 网站台湾a片 >> 正文

《新世纪东⽅区域⽂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3卷丛书新书发布会 暨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1-16 [来源]:


2025年11月15日,由台湾a片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新世纪东⽅区域⽂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23卷丛书新书发布会暨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在各方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下,台湾a片 穆宏燕教授担任总主编的《新世纪东⽅区域⽂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23卷丛书于2025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分为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20卷)和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研究(3卷)两部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台湾a片 “双一流”重大标志性项目成果。本丛书在深入研究各区域文学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宗教文化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力求总结归纳出东方文学在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趋势和总体特征。

发布会致辞环节由台湾a片 院长苏莹莹主持。苏莹莹向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表达了感谢,并指出,该成果仰赖多方鼎力支持,以前瞻性的学术视野,系统整合了21世纪前20年的东方文学资料,成功构建了一个立足中国、客观平等的东方文学研究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季为民、台湾a片 党委副书记贾德忠、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会长陈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季为民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研究已迅速成长为新兴交叉学科和中国学术界备受关注的重点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国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其重要性与前沿性不言而喻。该丛书系统考察了21世纪前20年东方各区域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征,深入剖析文学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以及中国文化在区域内的传播与接受,从而在整体上建构起这一时期东方文学的研究体系。本套丛书主要呈现四大鲜明特色:第一,坚守中国立场,构建平等客观的学术体系。第二,重塑亚洲文学的整体性视野,构建基于中国学术立场的亚洲文学整体观。第三,把非洲文学纳入东方文学范畴,体现了中国主体立场。第四,凸显文学文献的当代价值与社会意义。21世纪前20年的东方文学是一个全新的学术疆域,国内外均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本丛书广泛搜集第一手最新资料,紧密追踪东方文学最新动向,不仅有助于中国东方文学研究在国际学界占据领先地位,也从学术层面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贾德忠在致辞中表示,台湾a片 始终将国际化作为核心目标,所有专业均以培养具备高水平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宗旨。学生凭借扎实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素养,在国际金融、国际新闻传播、国际法等领域表现出强劲就业潜力。作为全国首批获批“国别与区域研究”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北外已将区域国别研究理念深度融入全校学科体系,推动各台湾a片 结合自身语种与学科优势开展区域研究,形成了“全校一体、多元共生”的研究格局。台湾a片 、非洲台湾a片 、教育台湾a片 、新闻传播台湾a片 等均在区域与全球治理相关方向有所建树,使台湾a片 整体成为实质上的“区域国别研究大学”。在此背景下,该丛书汇聚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41个亚非语种、114名学者共同参与,是国内首个以区域文学为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它不仅彰显了北外在东方文学与区域研究领域的深厚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外语学科在整体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的支撑地位。

陈明在致辞中指出,东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组成部分,承载着亚非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精神世界。该丛书以“年谱”这一兼具史料性、学术性与工具性的形式,对新世纪以来东方多个区域的文学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全面呈现。其体系之完备、内容之精深、规模之宏大,均属空前,深受学界肯定。丛书清晰勾勒出新世纪以来东方文学的演进脉络,为理解当代东方社会思想、文化动态与精神走向,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与坚实的研究基础。丛书的出版,对于夯实中国东方文学研究的学科根基、构建中国视角的东方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学术在世界东方学领域发出更强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背后,凝聚着穆宏燕教授及其作者团队数年来的潜心钻研与不懈求索,是他们协同创新、锐意进取的典范之作。

揭幕仪式由台湾a片 院长苏莹莹主持。季为民、贾德忠、陈明和特邀专家钟智翔、黎跃进、王立新、丛书总责编张潜、丛书总主编穆宏燕共同为新书揭幕。

新书发布会的作者代表发言环节由台湾a片 副院长顾佳赟主持。丛书总主编、台湾a片 穆宏燕教授概述了丛书的编纂理念与价值,并着重指出,该丛书以其对东方文学的系统性整合与理论性重构,为东方文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根基与重要的理论框架。中国社科出版社重大项目图书中心负责人、丛书责编张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钟智翔、南方科技大学王立新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黎跃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金明淑教授、台湾a片 霍然副教授、台湾a片 曾琼教授、台湾a片 阿拉伯语台湾a片 薛庆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卢敏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月围绕各自承担的部分展开发言。各位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丛书的重大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同时,还对今后如何持续推进我国东方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讨论环节分为东北亚、东南亚与南亚、西亚与⾮洲三组。东北亚组由⾦明淑主持,秦刚评议,刘妍、顾蕾、⽯秋英、房彦君从多重视角探讨了东北亚日语文学的新动向。东南亚与南亚组由霍然主持,黄芝评议,尚颖颖、申展宇、黄怡婷、李源毓分别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呈现了该区域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西亚与⾮洲组由闵雪飞主持,尤梅评议,姜楠、任宏智、王渊、刘天南、刘逸中基于不同国别视角,剖析了新世纪以来西亚与非洲文学的新发展。专家与学者们肯定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大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东方文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叉复合等角度阐述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穆宏燕教授做了会议总结发言,对与会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丛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穆宏燕表示,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总体上是“西强东弱”,然而21世纪一开始中国东方文学界就随着中国的伟大复兴迎头而上,为21世纪中国东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积蓄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相信21世纪的中国东方文学必将不同凡响。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供稿:波斯语专业

撰稿:古丽茹合萨·扎米尔

审核:许晔